2023
西北政法大学
刑事法学院
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一
刑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4
所在学院:刑事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杜发全教授
学科专业概览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是我校刑事法学院所属的学科,是西北政法大学发展最早、也最具实力学科之一。1958年成立西安政法学院,由此开启了本校刑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刑法学都被列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点课程。先后涌现出周柏森教授、张瑞幸教授、陈明华教授、贾宇教授、王政勋教授等全国知名的刑法学家和刑法学教学名师。
刑法学科多年来受到国内刑法学界和法学教育界同行的高度评价,在西北地区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1996年刑法学科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3年刑法学课程被评为西北政法学院精品课程;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20年被评为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2007年获批陕西省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2014年获准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刑法学科汇集了一批学识渊博、学风严谨的优秀人才,由此而形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刑法学科30名教师当中,有9名教授、10名副教授,有4名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22人有博士学位、8人有硕士学位。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著名学府。刑法学科的师资队伍专业素质高、学缘结构合理、人才梯队完整,为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指导老师
杜发全
教授,硕士,1979年考入西北政法学院,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西北政法大学刑法专业导师组组长,曾任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代表作有:《新刑法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量刑建议的理论与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等,另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王政勋
二级教授,刑法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反恐方向博士生导师组组长,法学博士。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的语言论分析》、《反恐刑法的价值抉择与规范构造》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5部,合著20余部。兼任多家政法机关专家咨询委员、人民监督员、法律顾问。
郭洁
教授,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会员、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台港澳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代表作有:《环境犯罪研究》、《新编中国刑法学》(总论卷),在《法律科学》、《中外法学》、《青少年犯罪问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朴宗根
教授,博士,2001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韩国韩南大学,获博士学位(民商法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刑法、比较民法学,反恐法等。代表作有:《正犯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韩国民事执行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此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
冯卫国
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委政法委及新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陕西监狱局执法督察员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两项,成果曾获全国优秀刑法著作一等奖、陕西省哲社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执行法学、反恐与国家安全等。
王娟
教授,分别于1985年和2003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学、中国刑法学、刑事司法。代表作有:《犯罪学——罪因与对策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犯罪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喻贵英
教授,博士,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雁塔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陕西合恒律师事务所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代表作有:《美国的死刑制度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走进美国的陪审制度》(《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欧洲死刑废除的启示》(《法学评论》2006年第3期。)
付玉明
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法律科学信息研究所所长,早稻田大学社会安全政策研究所客座教授,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陕西省刑事法学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反恐怖主义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刑事政策学。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粗通日英两门外语,组织策划出版“当代日本刑事法译丛”文库,担任执行主编,负责译丛的组织出版和译稿审校工作;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副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在法学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张国伟
副教授,硕士,1986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至今在西北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刑事司法,律师学。中国检察学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研究会理事。参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职务犯罪特论》等书。
毕成
副教授,硕士,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法学会警察法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监狱学。代表作有:参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韩累犯制度比较研究》(韩国《刑事法的新动向》2014年第6期);《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警察执法理念的思考》(《西部法学》2013年8月)。
刘辉
副教授,硕士,分别于1985年和2003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刑事司法、犯罪学。代表作有:《刑法学》(陕西人民出版社);《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犯罪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磊
副教授,博士,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在西北政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犯罪学。代表作有:《成文法制度下罪刑法定原则的确证与强化——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与中国刑事法治建设》(《刑事法评论》第21卷);《《俄罗斯死刑评析》(《河北法学》2011年第5期);《罪名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合著)
王耀忠
副教授,博士,山西大学外语系学习取得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西北政法学院学习取得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武汉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日本京都龙谷大学2005年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代表作有:《现代风险社会中危害性原则的角色定位》(《现代法学》2012年第3期);《危险驾驶罪罪过等问题之规范研究》(《法律科学》2012年第5期)。
冉巨火
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2000年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10月自解放军某部复员至西北政法大学工作至今,2015年入选“双千计划”人选,挂职于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西安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监察司法专家库专家,西安市“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一项,参与科技部专项委托项目等多个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代表作有:《单纯军事犯罪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12日第4版);《学科军事法论》(《当代法学》2016年第5期);《经验而非逻辑:责任主义量刑原则如何实现》(《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及其适用原则――兼论军职罪中封闭的特权条款》(《法学杂志》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谭堃
法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刑事法学院副院长、刑法教研室副主任,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法哲学。在《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律评论》、《刑事法评论》、《刑法论丛》等法学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一项、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司法部项目等多项。
李岚林
女,中共党员,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博士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禁毒法律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法治陕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反恐怖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社区矫正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社会兼职: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法学会禁毒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讲课程:《刑法学》、《犯罪学》、《司法社会工作》、《社区矫正》、《戒毒工作》等。研究方向:刑法学、刑事执行学、司法社会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合著一部、译著一部(合译)、参编教材四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法治社会背景下刑事禁止令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C820022);主持2020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一般课题《中国特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司法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20SFB2010)。主持厅局级、横向课题两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课题等若干项。
吴亚可
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8月出生。2017年6月,从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博士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在《法制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刑事法评论》《刑法论丛》《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战线》《南大法学》等CSSCI来源期(集)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1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学术合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共青团吉林省委项目1项、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合作项目1项。
郭研
女,中共党员,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长安青年骨干学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国际刑法与外国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发表核心论文多篇,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陕西省哲社、江苏省哲社多项省部级课题。
王鹏飞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兼任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生活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刑事执行学、青少年犯罪。
赵姗姗
河北邢台人,满族,法学博士。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张远煌教授,2009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师从長井長信教授、小名木明宏教授,2014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政法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2019年),陕西省刑事法学青年创新团队成员,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日本北海道刑事法研究会会员,北海道大学刑事法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刑法、过失犯。
邹帆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安青年学术骨干称号、西安市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在《人民论坛》、《南京社会科学》等多篇核心杂志上发表过学术文章,承担与参与多项国家与部级课题研究工作。获得2020年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导师称号,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授课风格生动有趣,注重学生法律思维和能力培养,善于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定职业发展规划。
刘宗路
讲师,博士。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7)、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硕士(2011)、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博士(2018)。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德国刑法学。
兰迪
男,内蒙古包头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长安青年学术骨干”。担任中南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义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编教材《恐怖犯罪典型案例评析》、参编教材《国家安全法概论》、《犯罪学》,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犯罪学、国家安全学与反恐怖刑事政策。
汪鹏
刑事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西咸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律政策专家,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生态环保智库首席专家,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政法机关扫黑除恶协同保障机制研究”,主持陕西省政法委专项项目“从疫情防控看当前社区防控的问题点及对策”,主持司法部2021年度部级项目。荣获中国犯罪学会2014-2018特别优秀科研成果奖,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西部法治论坛一等奖,陕西省法学会主办的第三届陕西法治论坛一等奖等。主要研究领域有组织犯罪,比较刑法。
二
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6
所在单位:刑事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刘仁琦副教授
学科专业概览
刑事诉讼法学科是陕西省教育厅确定的优势学科,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注重学科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以裴苍龄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学者为本科学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裴苍龄教授的证据法学研究独具特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分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学科共出版专著1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律科学》《法学》《政法论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项、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4项,各类横向项目10余项。获得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优秀成果奖3项。
刑事诉讼法学是以刑事诉讼法、证据法以及相关程序性法律制度、理论及司法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比较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刑事司法制度等内容。刑事诉讼法以无罪推定、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等理论为基础,与公民生命权、自由权、人格尊严、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密切相关,是一个国家人权保障状况的重要标志,素有“小宪法”之称,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刑事诉讼法学以刑事诉讼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刑事证据、刑事侦查、刑事检察、刑事审判、刑事辩护及刑事执行等内容,主要研究领域广泛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刑事诉讼法学专业研究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掌握刑法、刑事诉讼及证据法的基本理论,还要具备从事各项刑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实践能力。因此,研究生除了系统学习和研究相关法学理论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刑事司法实践,从而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法律教学、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
本科学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并重,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以及众多社会组织建立了制度化的合作关系,为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目前开设有刑事诉讼原理、刑事诉讼制度余程序、证据法学、刑法学、法理学专题、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传统诉讼文化、刑事侦查原理余实务、法医学原理与实务等相关课程,并且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开设了检察实务、审判实务、刑事辩护实务等实务课程,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法律职业能力。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学术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事业输送和储备专业力量。
向上滑动阅览
指导老师
刘仁琦
副教授,法学博士,刑事诉讼法学科带头人、导师组组长,2003年、2006年、2009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刑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主持国家社科1项、横向项目10余项。出版《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程序精要与证据研究》等学术著作,在《法律科学》《当代法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性成果有《论我国刑事诉讼客体的内容的确定:案件事实及其法律评价》,载《法律科学》2012年第5期;《国际刑事法院混合式证据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当代法学》2012年第4期。相关成果曾获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兼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北政法大学工作部执行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模拟法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魏虹
教授,硕士,现任刑事诉讼法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曾获得校优秀教师、校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术兼职有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职业警官学院兼职教授等职。代表作有《赋权与规制:我国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制度之构建》(《法律科学》2011年第6期);《论我国检察机关公诉裁量权的多元化》(《法律科学》2010年第6期);《论我国刑事证明的最高标准之重构》(《法学论坛》2007年第3期);《论刑事领域中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之完善》(《人民司法》2011年17期)。其中,论文《论我国检察机关公诉裁量权的多元化》一文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度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主持并完成了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省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问题研究》;另外还参加多个国家级、省级项目和横向课题的研究。
宋志军
教授,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和少年司法。在《法律科学》《政法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3部。代表作:《刑事证据契约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刑事证据法中的人道伦理》(《政法论坛》2008年第1期);《域外刑事证据能力契约制度比较研究》(《法律科学》2011年第2期);《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社会支持体系》(《法律科学》2016年第5期);《从旧与从新:刑事再审之程序法适用论》(《政法论丛》2016年第4期);《附条件不起诉社会支持的深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横向项目3项。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和论文类三等奖、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曾挂职担任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贺红强
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代表作有:《论我国刑事被告人受审能力的制度补位》,载《法学论坛》2016年第5期;《从法官和律师的冲突与合作视角看法庭秩序的失范与规范》,载《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
张处社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代表作有:《刑事侦查原则新探》(《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论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
焦悦勤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比较刑事诉讼法学、法律文书学。学术兼职有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理事。主持科研项目4项;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在《西北大学学报》《理论探索》《河北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代表作有:《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专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制度的缺失与完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保障问题探讨》《刑事判决书量刑说理现状调查及改革路径研究》《略论立法语言的模糊与消除》等。
姚剑
副教授,法学博士。2017年美国东北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教育部、陕西省法学会等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励多项,曾获西安市社科联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共青团陕西省委预防青少年犯罪优秀论文二等奖。曾在人民法院(2011年)、人民检察院(2013年)挂职锻炼。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法律科学》、《西北大学学报》、《人文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代表作为:《刑事司法权的时间规限:释义、特征、形式》(《法律科学》2010年第5期);《刑事办案期限的比较考察》(《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6月)。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
张斌
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参编教材3部,参编著作1部,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多项。代表作有:《论控辩交往形式化的表现、影响及其矫正路径》,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一般应当”之“应当”与否——兼论<刑事诉讼法>第201条的理解与调整》,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论讯问录音录像的属性复归及功能异化》,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等。
杨恪
副教授,法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主持省级项目2项,参与课题多项。在《人文杂志》、《理论导刊》、《河北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社会治理创新与检察权的有效行使》。代表作有:《论“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的侦诉关系》,载《河北法学》2017年第8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主体职能研究》,载《人文杂志》2017年第5期;《浅谈生效判决的权威性及其支撑要件》,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等。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步洋洋
副教授,法学博士,201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比较刑事诉讼法学。迄今已在《政法论坛》《法学杂志》《社会科学》《中国刑事法杂志》《东方法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习与实践》《人权研究》《证据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2018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陕西省第三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西北政法大学2018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以及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优秀成果奖等教学科研奖励。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
陈建军
甘肃庆阳人,2017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诉讼法学博士学位,日本一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兼任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刑事法学青年创新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诉讼法学论丛》、《法制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个人专著《比较法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审判类型化研究》,参编西北政法大学自编教材《证据法学(第二版)》,主编“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司法改革系列丛书”之一《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探索与经验》,翻译“日本量刑实务系列丛书”之一《刑罚选择与量刑程序》,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教育部、陕西省司法厅等科研项目多项。
李锟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中国刑事法杂志》《法治论坛》《地方立法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主持司法部、陕西省教育厅等多项科研项目。
END
图文 |刑事法学院
编辑 | 李相甫
责编 |张宗雪
审核 |刘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