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网站!

  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新闻动态

刑事法学院2024年入职博士后开题报告会 暨2024年秋季学期博士后科研工作会议顺利举行

  • 来源:刑事法学院
  • 发布者:刑事法学院01
  • 浏览量:

2024年1228下午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在长安校区二号楼2楼资料室举行2024级博士后开题报告会暨2024年秋季学期博士后科研工作会议。报告会特邀西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陈京春教授担任主席,刑事法学院宋志军教授、刘仁琦教授、贺红强教授和步洋洋教授担任评审专家,来自刑事法学院的青年教师及所有博士后在站人员、在读博士共金20人参加报告会。2024年加入博士后工作站的卫晨曙博士和杨佳瑜博士参加了本次答辩。

会议伊始,陈京春教授对刑事法学院的邀请表示感谢,同时他高度肯定了本次博士后开题报告会的科研意义,他指出,作为本次博士后科研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博士后开题报告不仅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检验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重要环节。陈京春教授强调,博士后研究不仅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更需要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特别是在法律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应用。随后,陈京春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开题报告会的议程,并对各位答辩人提出了期待。

在开题报告环节中,卫晨曙博士和杨佳瑜博士先后就他们的研究课题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卫晨曙博士以《刑事电子数据取证主体问题研究》为题进行报告。报告中,卫晨曙博士详细阐述了在现代刑事司法过程中,电子数据取证所面临的主体认定问题。他提出应当采取类型化的方式划分刑事电子数据取证的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刑事电子数据取证主体的合作理论。在报告的最后,卫晨曙博士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计划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法律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电子数据取证主体的法律框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他强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刑事司法必须适应新的挑战,规范电子数据取证的法律主体问题,推动刑事法律体系的现代化。

杨佳瑜博士以《协商式诉讼模式下事实认定机制研究》为题进行报告。杨佳瑜博士首先阐述了协商式诉讼模式的背景及其在现代司法实践中的逐渐推广。她指出,协商式诉讼作为一种注重当事人自主和谐解决争议的诉讼模式,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司法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杨佳瑜博士重点分析了协商式诉讼模式中事实认定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在协商式诉讼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杨佳瑜博士强调,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和实践机制来规范协商式诉讼中的事实认定过程,特别是对于证据收集、事实核实等方面的具体操作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协商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得到平衡和保障。

陈京春教授、宋志军教授、刘仁琦教授、贺红强教授和步洋洋教授依次对位博士后研究项目进行深入且精彩的点评,并对各博士后未来课题研究给予宝贵建议。与会的其他青年教师、在站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也逐一发言,对两位博士后的研究项目提出建议,并就各自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困惑进行分享与讨论,科研工作会议在热烈、积极的氛围中度过。经评审专家研讨后,位博士后开题报告顺利通过。

之后,刑事法学院副院长刘仁琦教授作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卫晨曙博士和杨佳瑜博士的开题报告,认为两位博士的课题选择切合当前刑事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且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他表示,此次开题报告会不仅为两位博士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也为他们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了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科研工作不仅是个人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学科进步和学术创新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学术队伍的中坚力量,应当勇于探索,敢于提出新观点,解决现实问题,推动法律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发展。